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三十周年纪念国际学术会议中国会场在暨大举行

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三十周年纪念国际学术会议中国会场在暨大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苏倩怡 江靓)11月12日-13日,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三十周年纪念国际会议(中国会场)在暨南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6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50位余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暨南大学线下分会场 通讯员供图

  华人华侨学术探讨的重要平台  

  今年恰逢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在过往的三十年中,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致力于推广华人移民历史与当代议题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华人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加强学术探讨的重要平台。受疫情影响,中国国内学者无法前往美国洛杉矶会场参加本次会议,因此,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与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协商,在暨南大学设立此次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三十周年纪念国际学术会议的中国会场。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在致辞中指出,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暨南大学将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国会场开幕式上,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会长李明欢、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分别致辞。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7个专题论坛共30个小组展开交流和讨论,分享了有关海外华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共同探索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前景。本次会议议题涵盖了海外华人移民创业、婚姻与家庭、海外新生代华人、海外华人社团与社区、华人身份认同、海外华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侨务政策与外交、华侨华人与侨乡发展、反华/反亚之种族歧视等多个议题。分组讨论广开言路,博展众议,学者们思想的交织与碰撞,展现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为海外华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开阔了新视野。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线下分会场 通讯员供图

  

  与会学者在线合影 通讯员供图

  聚焦新时代的海外华人研究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曾玲教授围绕“中国海外移民与中华文化的海外发展”这一主题,指出伴随移民而来的文化移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之现象,作为外来的文化形态,经由移民带来的文化,并非仅是简单的移植与在空间上的延伸,而是在时空下的传承与再创造。海外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体系一脉相承,充分显示中华文化开放、多元、包容与适应时空环境顽强发展的强大内在生命力。与此同时,客观上成为所在国或地区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海外中华文化,则使其在该区域承担诸多重要的功能。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陈勇教授围绕“反华种族主义的根源”,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的排华情绪,明晰当今的反华情绪和种族与地缘政治的重要性。

  杜鲁门州立大学令狐萍教授围绕“全球化和数字化下海外华人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指出全球化和数字化之下移民与同化背后的五点趋势:其一,移民目的地。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移民的主要接受国,但是出现了如欧洲、新加坡等其他热门的移民国家与其进行竞争;其二,中国、菲律宾、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仍为主要移民输出国,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亚洲人口基数大,因此亚洲移民人数稳步增长;其三,发达国家对于高技术移民的需求不断攀升。当前美国的移民政策仍以发放“家庭团聚签证”为主,但逐渐增加了工作签证的数额,其移民积分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越来越期望高技术移民的加入;其四,移民融入住在国社会的新模式,表现为美国文化规范的同化程度有所降低。现在,鲁班工坊取代孔子学院的趋势明显。鲁班工坊不再是围绕国家形象的宣传手段,而是向当地人传授实用的知识和技术的平台;其五,全球化为华裔美国人提供了新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对华裔美国人产生了新的挑战。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焕芝教授围绕“海外华人慈善捐赠与乡村振兴”,指出影响海外乡亲慈善捐赠助力乡村振兴的场域因素主要有政策场域、组织场域和文化场域。政策场域在激励捐赠行为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利他的捐赠情景以及群体行为的压力;在组织场域方面,晋江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三级侨联组织网络;在文化场域方面,晋江充分挖掘侨乡的文化内涵,保护华侨名人的故居以及维护侨特色老宅等。另外,惯性与社会资本对海外乡亲慈善捐赠助力乡村振兴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老一代华侨的退场,新一代侨民不再像父辈一样对祖籍地有一种道义感和责任感,不再热衷于帮助宗族、族村等。另外,在捐赠领域较为活跃的新移民均不同程度的获得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因此,新移民慈善捐赠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为主导,兼顾价值理性行为、传统行为和情感行为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张振江教授围绕“海外华人与跨国民心相通”,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向具有很大的价值,超越国家的范畴,对华侨华人、对跨国人口流动和国际移民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陈奕平教授则围绕“中美关系变动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指出美国华侨华人是中美关系改善和友好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但也可能成为中美关系波动乃至交恶的受害者。在未来,华侨华人应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融入当地,凝聚力量,积极参政,并为中美关系友好发展贡献力量。中美两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并尊重华侨华人的多重认同,寻找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共享机遇及中外友好等要素之间的公约数。

  在大会闭幕式上,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华侨华人研究的社会关怀”、“海外华人与侨乡”、“全球变局与海外华人”、“华人移民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学术期刊与华侨华人研究”以及“东南亚华人村落发展与变迁”等主题展开圆桌讨论,回顾研究历程,反思研究现状,展开研究发展方向,并以此纪念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受疫情影响,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三年一届的理事会选举于会议召开前先期于网上进行,著名国际移民问题研究专家、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明欢当选为新一届会长,任期三年,中山大学学者段颖当选为学会中国大陆理事。